close
維生素D防心血管疾病 醫揭殘酷真相:9成臺人都異常
維生素D可從日曬及飲食中補充,但據統計,臺灣每10人中有近9人維生素D濃度異常。研究也發現,當體脂肪比例偏高時,維生素D會被稀釋或封存在脂肪中,導致血液中可利用的維生素D減少,因此肥胖者體內維生素D濃度往往更低,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家庭醫學科醫師蕭伶茲在臉書發文指出,一般成年人理想的維生素D濃度為30至50ng/mL,衛福部建議每日攝取量為400IU,老年人則約600IU。然而現代人多在室內活動,日照時間不足,加上飲食來源有限,大多數人每日攝取量遠低於建議值。
蕭伶茲說,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,會儲存在脂肪組織中。研究發現,體脂肪越高,維生素D越容易被稀釋或封存,導致血液中濃度偏低,不僅影響鈣質吸收,也會造成胰島素阻抗與慢性發炎,甚至促進脂肪堆積,讓肥胖與維生素D缺乏形成惡性循環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
